「地中海的人們習得種植橄欖樹和葡萄樹,開始擺脫野人的原始。」- Tucidide(修昔底德,古希臘歷史學家,寫於西元前5世紀)
紅酒和橄欖油皆源自於小亞細亞區域,它們的種子需要悉心照料,且是近乎於醫療等級的照顧。人類、土壤氣候以及栽培法皆是影響兩者外貌以及風味的因子。橄欖莊園如同紅酒莊園,農夫需要經常試吃橄欖,以決定何時壓榨。部分莊園甚至會調配不同品種的橄欖油初榨,有時選擇單一品種、不同區域;或者兩種不同風味的橄欖,例如將味道較澀的與較甜的橄欖互相調配初榨,創造該莊園獨到的橄欖油風味。超過一千多公頃的橄欖油莊園比比皆是,其中醞釀出的風味廣度與深度能讓專業的品油師寫下一整本品油筆記,如同市面上對紅酒析毫剖釐地分析一般。
既然如此,為何有這麼多人願意花費天價購買一瓶紅酒,卻對高價的橄欖油商品感到不可置信?義大利帕多瓦大學營養學系教授 Francesco Visioli 寫道,「如果葡萄品種 Carbernet 有別於 Chardonnay ,那麼橄欖品種 Tonda Iblea 無庸置疑地不同於 Moraiolo 」。Visioli 也呼籲消費市場,為什麼認為熟稔品酒筆記、將之互相比較、搭餐、參與侍酒師課程、使用紅酒圈的術語,是一件時尚的事情,看待橄欖油卻非如此?
讀者或許熟知國際上知名的紅酒評比,包括「國際葡萄酒暨烈酒大賽」(International Wine and Spirit Competition)以及「布魯塞爾國際葡萄酒大賽」(Concours Mondial de Bruxelles)等,每一年由上百位紅酒專家為數以千計支紅酒評分的國際賽事。在橄欖油的國度裡,也不乏為橄欖油評分的國際競賽,其中較具代表性的有三:來自義大利的 Flos Olei、紐約的 World’s Best Olive Oils 以及義大利米蘭主辦的 Monocultivar Expo。
其中 Flos Olei 比賽幕後的主導者 Marco Oreggia 同時擁有侍酒師以及品酒師的資格,受人敬重的嗅覺與味覺敏銳度,方使來自世界各地的橄欖油能接收無偏無黨的評比。Flos Olei 除了將優秀的橄欖油產品刊印在橄欖油年鑑之外,更因應現代化,推出 APP 平台讓消費市場可直接透過網路認識並購買好的橄欖油商品。在此良性循環下,貨真價實的優異橄欖油商品藉此被更多消費者認識。
如同看待紅酒一般,我們應該在一瓶橄欖油的背後,看見並尊重農夫、磨坊工、零售商、科學家、農學家每一個角色注入的心血。接著培育對於橄欖油的慾望與好奇心,開始發覺品油筆記、口味、氣味、比較不同品種、練習將之搭餐,其實就是我們對於紅酒已經在做的那些事情。一般人可以一個晚上喝掉一瓶好的紅酒,既然橄欖油和紅酒一樣重要,為何不從現在開始多食用橄欖油?
Chrome: https://www.google.com/chrome/browser/desktop/index.html